作者   冷雨

作品简介 

       这部作品是讲述特殊时期中发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知识分子的命运悲剧,一个中国普通家庭的悲剧。时间地点真人真事。作者以一个少女眼睛所看到的,思想上所感受体会到的真情实感折射出的思想火花,实录描述了当年的情景再现。作者文字朴实干净,感情充沛,以一个孩子的第一人称娓娓道来其中的故事,看似平淡的叙述,实则犹如平静的大海下面--深层巨浪滔滔,翻滚不息!悲情故事丝丝入扣,引人入境,令人揪心。父亲无辜被杀害,亲人无一人知晓,一星期后,尸体被暴涨的江水吞没。严重的武斗封城,妈妈不知是死是活?孩子们饿饭,跪拦军车要进城寻找妈妈。撕心裂肺的哭喊,震撼人心!你不忍释卷,你会急切的关注这个右派父亲的命运沉浮,带给家庭孩子们的什么厄运?在那个不讲法制的年代,在这场大浩劫中,这个惨遭悲剧的家庭,孤儿寡母怎么活下去!值得读者去思考历史!见证沧桑!

凤凰网瑞士网友zhai19841010 
       亲爱的老同学,年青时,由于社会热衷于阶级斗争,搞唯成分论,你,积极热情,努力上进,聪明好学,却没有获得上大学的机会,以及那个时代种种别的荣誉,社会对你是不公正的命运对于你是严酷的 我谴责那个社会,我谴责反动愚昧的唯成份论 !它禁锢了社会的活力和发展,它压抑了多少优秀的青年。它象漫长的中国封建时代的缠脚陋习一样,一旦社会觉醒过来抛弃了它,它就被迅速彻底地抛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一个最大的不公正被纠正了 ! 虽然通过不懈的努力,你获得了那个时代拒绝给你的一切,但毕竟比那些那个时代的幸运儿,你付出的更多 !

原帖:2014-05-12 10:15 

凤凰网海南省海口市网友:maojixin 
       我几乎是含泪读完这一组回忆录!因为我与作者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所有的武斗、谩骂、歧视、凌辱……我也几乎都经历过,幸运地是我的父亲活了下来,直到78年平反。而本文的作者就没那么幸运啦!她的父亲成为文革的牺牲品,是那个时代让一个有才华的文化人早早的陨落了。作者几乎用白描的手法、朴实的叙事风格,真挚地叙事了那个年代的悲催故事。一幕幕、一场场小故事,没有过多的渲染,只是平铺直叙,就能打动人,可见作者文笔的流畅、思路的清晰、驾驭的老道……希望作者写成更多耐人寻味的好文章!(天涯论剑) 
谢谢读者的关注和点评。文革是我们大家心里的一块硬伤!文革是一场大浩劫!写出这些内心的感受,是希望大家记住那个疯狂的时代摧残了孩子们的心灵。记住了血和泪的教训,历史决不能重演!

凤凰网北京市网友:世纪绿色 
       我是流着泪读完《岁月中的风铃响起-----记录苦涩的青葱岁月》。作者以朴实、自然、真实的笔触,展示了触目惊心的历史记忆,讲述了在文革中所遭遇的悲惨故事,文革中那些毫无理智的暴徒,任意宰割人的生命,肆意践踏人权,给无数个家庭造成不堪回首的悲惨命运。作者的父亲,一个优秀的、有良知的、才华横溢的知识分子,被无辜地惨遭杀害,尸体暴晒在河滩,给作者幼小的心灵留下撕心裂肺的伤痛……,故事情节起伏跌宕、催人泪下。该作品没有华丽的辞藻,几乎用白描的方式娓娓道来,但却震撼心灵,闪耀出批判的、思辨的智慧,带给人们对十年动乱年代的诸多反思。 
阴霾已经过去,在朗朗乾坤的今天,愿作者笑面人生,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以飨读者。

唐平你好:
    这两天琐事少了些,原打算中午、晚上拜读一下“风铃”。谁知,打开文章就放不下了。一口气把上卷的四个章节读完,才以本掩面,久久回不过神来。内心的震颤使人不能平静。
    这些故事,电影、电视里常见,小说里也时常读到。且我本身就是个“狗崽子”,也是从那昏天黑地的岁月里走出来的。你的经历我也有过相似的印迹。然而,小小的年纪经历如此的悲惨,承受如此巨大的压迫,我在阅读之前是没有料到的。读完文章,一直在我眼前晃动的是字里行间滚动的一串串眼泪、一滴滴鲜血。
    一个十几岁的少女,用稚嫩的柔肩对抗的是充满血腥的世界;用惊恐的眼睛看到的是灭绝人性的暴行;幼小的心灵经历的是地狱般的煎熬......
    你不是在银幕上,不是在小说里,你就在我们身边。同我们一起听着铃声走进教室;打起背包,扛着红旗,行进在恒紫路的宣传队里。
    直到今天,我们算是明白了当时的你。——你没法不沉默;你没法綻露出被冰雪包围的花季。
    你的骨子里遗传有侠胆义士的基因,你的血管里流淌着不屈文人的轨迹。
我们算是明白了当时的你。——冷若冰霜的脸庞替代不了云天翻滚的心底。
    作品的艺术特征较为明显,无花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回忆录的文体,娓娓道来的讲述,加之我们本身就是走在幕后的演员,可以说有身临其境之感。心灵始终伴随文字在跳动。
    把这些不堪回首的过去写出来,把我们的经历写出来,是你的需要,也是我们同学的需要。“恒河桥”的现在五光十色,炫丽多彩;“恒河桥”的过去也不应该苍白。丰富过去、认识过去、是为了我们的未来,国家的未来,子孙的未来。

           (上卷的读后感, 铁群6月21日)

       如果说《岁月中的风铃响起-----记录苦涩的青葱岁月》上卷“文革中童年的记忆”是作者灰色的记忆,那么下卷“我的花样年华”则是作者粉红色的回忆。

       青春的记忆总是短暂而耐人寻味的,虽然我们离那段属于青春的日子已经很远很远了。曾经的年少轻狂已经在岁月的磨砺中离去,昔日的幸福、伤痛与悔恨也慢慢地被时间的年轮消散,但我们始终还是无法忘记那年、那月里的故事,无法忘记曾在我们生命里逗留过的、那些萦绕在我们生命芳菲处的青春萌动的痕迹……。

       作者用细腻轻松、幽默诙谐的笔触,讲述了一群正值花季年华的少男少女平凡的青春生活,看似波澜不惊的平凡,却在简单平叙的语言下,让读者回归质朴、并赞叹那个年代美好单纯的友情和爱情。作品没有煽情和修饰,但少男少女们调皮的恶作剧,酣畅淋漓年少天真的做派,细腻懵懂的情感却能直抵人心扉。这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那时的爱情没有玫瑰,没有热吻,却如此纯洁和美丽。喜欢作者的一段描述,“在晴朗的四月天,在疏朗的的月光下,在绿浪般的田埂两边,分别站着玉树临风、亭亭玉立的少男俊女,月光如水,晚风习习,如油画般美轮美奂。”还有那无关“情”的情书,真是单单纯纯的旧时光。

       青春是生命的起点,犹如诗一般华丽。岁月的飞逝,在时间上带远了我们和那个年代的距离,但我们走过的那个如一缕小清新般的青春,一直搁浅在我们生命的芬芳里,足以让我们永远怀念。

       愿在这青春年华里相遇的每一个人每时每刻温暖安好,健康幸福到永远!

海棠 10:11:08 
铁群,因早上出去刚回家,看到你的书评,一口气读完。你写的真好!我热泪滚滚而下……写这个回忆的时候,我常常写不下去,喉咙哽咽,浑身颤抖,四肢发麻,只能起身在客厅里捂着毛巾大哭!来回踱步……直到再能坐在电脑前打字。鹦其鸣哀,求其友声。谢谢您!

凤凰网浙江省杭州市网友:海棠萍娘 
       记录下这段美好的时光,是因为作者十分珍惜和每个同学的情谊。用心写下了我们年轻单纯的幼稚美!那年那月,单纯善良、调皮幼稚是我们大家的共性。故事基本尊重事实,尽管有的情节虚实相间,也是为了文章的过渡。甚至连所谓的“情书”都是原汁原味。不加任何前缀词和候补语。那时候的少年,就是那么纯粹。我不去刻意粉饰历史(过去)!到了这个年龄,把这些人和故事写出来,作为我们成长的纪念。希望我的同学看了能够喜欢,能给你在盛夏带来一丝丝清凉的快意!或者能让你看到这种幼稚美开怀大笑!我的目的就达到了!我珍惜同学们在我生命里留下的印记!若有同学不快,敬请拍砖!恭敬同学们光临指正!

唐平 20:38那个时代,同学们没有歧视我、冷落我、喜欢我、爱我。尽管是一封封毛主席语录的情书,如今回忆起来,也是如此的甜美纯粹!我珍惜同学们的那份纯洁的爱心!怀着感恩的心记录我们少年的故事。主要是自己成长的故事呈现给大家一颗透明的心!

国庆节 20:57亲爱的唐平,你的岁月中的风铃前边几张,我是看过了,这样我才知道你有这么一个血色的童年,那个岁月真是不堪回首,你的遭遇让我的心很痛,上面的同学都说的很好,历史的悲剧不溶重演,但历史教训一定要牢记,珍惜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吧!我还不在擅长评论这些事情,望唐萍妹妹谅解。

 

启霞 20:50

妹妹唐平作品推出,表示最诚挚的祝贺!
作品第二,三部分描述了青少年时期直朴的爱,是那么纯真,青涩,是没有雕琢的美玉。但它的意义在于永恒。
因为小说,勾起了我们很多的回忆。因为回忆,更感到童年,少年的幸福是如此的珍贵。
作家有热情,有激情,有能力张扬自己对生活的美好记忆。
唐平少年时代受过太大政治冲击,希望你把这不堪的记忆化为动力,创作更多好作品。
我们怀着感恩的心,看小说,看作家,谢谢你唐平!

唐平妹妹,我们喜欢你。永远喜欢你!记住: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我们都在你身边。希望幸福是你永远的朋友。

唐平 21:03

还有建华,我很喜欢她!怀念我和她在一起玩的日子!上次回安康,我就给哥哥说,我要见得几个朋友,其中就有建华朋友。很多年不见了!一见如故!还是那么亲!!

读者银杏树:在读完《岁月中的风铃响起》(前四章)心中久久不能释怀,该文虽以白描的手法,却倾注了全部身心和情感,直面那些曾经发生在我们身上或身边的惨痛往事,撕开尘封已久的心灵伤疤,向世人展现出在那个疯狂年代所独有的疯狂事件和扭曲人性,给人以思想上的震撼和心灵上的撞击。无论是反思过去还是警醒世人,都具有积极意义。作者通过凡人凡事的叙述,再现了历史的沉重和悲哀,使读者随其痛而痛,随其悲而悲。其深厚的生活积累和文字功底可见一斑。 
反思过去是为了珍视现在,历史的悲剧不能重演,历史的教训却不能不汲取。相信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一定会沿着新的历史轨迹前进。期待作者在下卷里为我们描绘出新的历史画卷。

熊杰功 21:20唐平;尽管我电脑操作水平不行、还未拜读新发表的杰作、但是我先祝贺、祝贺我们恒河桥的大才女、大作家新作问世。祝贺你给予恒河桥带来的美味大餐。努力吧唐平、恒河桥同学们认可你、社会也一定会认可你、相信你会取得更大成绩。

读者江边在凤凰网发表:读《岁月中的风铃响起》

我一直在关注好友平儿的作品,《岁月中的风铃响起》。
刚开始读,心情很沉重,几乎难过的读不下去!好友平儿让我谈谈对作品的意见,但自己不太愿意谈,因为话题沉重,所以一直未谈。
其一,水平有限,没有思辨能力把事情说的很清楚;其二描写少年时期的故事,大多是自己亲身和她一起经历的故事,不以为然;其三,那段往事,是社会造成的原因,文革期间许多才华出众的人饱受迫害。重则家破人亡,轻则始终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
我虽是一个根正苗红的孩子,但也是最穷的孩子,在我的大半生中,我和大多数家庭出生不好、政治上受迫害的、被社会歧视的孩子相处在一起,我同情他们的遭遇,所听到的,所看到的太多太多。
该作品,其一作者没有过多的渲染,朴实的纪录了那段历史给她带来的思想重创。没有任何修饰,只是用白描朴素的笔触娓娓道来……当听到她说常在写作之中难过得以泪洗面,不能自己……大哭一场后,洗完脸接着坐在电脑前写作。我很感动!而这种感动又如此沉重!其二故事对花季少年朦朦胧胧的爱描写的中肯出彩,花季少年,人间最美四月天,那种爱不用修饰,来的是那么自然淳朴,所谓闺蜜是青葱少女十三、四岁的成长过程,思想需要交流融合在一起。十五、六岁的少男少女懵懵懂懂的情感是异性相吸,来的自然而然。作者把握住这个尺度,把少男少女的爱情写得生动而且淳朴。其三作者是有生活的,所有故事情节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让我们同时代的人重温历史,在我们感受苦难的同时深深地体会到女作家冷雨是一个多么顽强坚韧的女性,又感到她是一个多么真实的社会人。
我喜爱和敬佩我的朋友!希望她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回报读者。

        

         追忆患难中的友情

 

——《岁月中的风铃响起》第345读后感

         

    冷雨的《岁月中的风铃响起》又续新的篇章,第3章“娇嫩的花蕾遭冰雹”,第4章“为求学进深山”和第5章“知青岁月不知愁滋味”。还是一贯的质朴、白描,没有华丽的辞藻,还是那么吸引人去看、去思索。跟着女主人公去感受我们也曾经历过的岁月,也曾经历过的千锤百炼、也曾经历过的患难与共和令人没齿难忘的友情!

  《风铃响起》重现了那个年代作者的成长轨迹,感人肺腑的是剧烈的社会变动所带来的人性展现、扭曲与回归。唐诗、陆云、刘慧、九爷这些令作者感恩,令读者敬重的人,见证了共和国的艰苦创业与发展。六十年代初的自然灾害,使当时正在上小学的他们过早地品尝到了生活的艰辛。广阔天地炼红心的知青生活让十六岁花季的少男少女初次经历了风霜雨露的洗礼。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冲击着这些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年轻人,使他们激扬过,失落过,而更多的是在苦难中锻造了他们的心智、还有真诚的友谊。如唐诗与陆云纯真的如水晶般的、无法阻隔的友情;与刘慧生死之交的友情;与九爷肝胆相照的友情,这是纯洁、高尚、无私的友情,是世上最干净的、经历过生死考验的友情。

    唐诗与刘慧友情的建立感人肺腑,在唐诗生命之火即将熄灭的刹那间是刘慧将其点燃,两人从此相知相亲,成为一辈子的闺蜜。唐诗与九爷的友情是在最艰苦的环境中演绎的,九爷的豪气、正气堪为欣赏,患难之中的友情更显弥足珍贵。

唐诗是幸运的,虽经历了坎坷、磨难,但却收获了丰富的经历,收获了纯洁的、最珍贵的友情。

    冰心说过:“人们总说来生,来生,而我认为,有味地过一生,此生足矣;无味地过一生,不如没有来生。”或许,生命就是如此神奇,在磨难背后孕育希望,在悬崖边缘选择重生。经历过了,它就是你一生的拥有与财富。人生就如一条不平坦的路,最美丽的风景未必在山顶,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见证了沿途的风景、直至最后。

 

                                                 世纪绿色写于2014/7/3

 

发表日期:2014/07/05 09:54凤凰网浙江省杭州市网友:海棠萍娘

                    由磨难到磨练
------再读《岁月中的风铃响起》
读者:银杏树
《岁月中的风铃响起》(下卷)1---5章在我们的期盼中面世了,作者依然是用沉重的笔触再现沉重的历史,表现沉重的人生。令人不由自主地深陷其中,随着主人翁命运的跌宕起伏,难以自拔。
那花季少年的青涩和纯美,对未来的向往和憧憬,以及对异性懵懂的爱慕在作者笔下涓涓流淌,沁人心脾,给被压抑到几乎窒息的生命涂上了一抹亮色。在面临回校上高中继续读书的时刻,主人翁再次被打入人生的谷底,反动的“血统论”幽灵般的左右着她的命运,扼杀她日益衰弱的生活勇气,迫使她不得不远离亲人和朋友,背井离乡另寻读书路。那上山时的艰难跋涉,下山时的不由自主,不正是她苦难生涯的真实写照吗?在下乡插队的知青生活中,不断经历磨难的主人翁不甘被命运主宰,她日益成熟坚强了,开始了抗争和挑战,为她日后开启新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我们在耿耿揪心的同时有了些许欣慰的感触。
主人翁的命运也就是我们党和国家命运的缩影,十年文革带给我们的灾难难以用文字表述。它是抹不去的历史印记,是我们这代人绕不开的成长轨迹。作者对那段经历的回忆和挖掘,就是为了以史为鉴,警醒后人。我们为她喝彩,为拨乱反正喝彩,为党和国家喝彩。

海棠回复:   

    世纪绿色写来的评论,字字珠玑,您把在那个特别年代建立的特别友情理解的如此透彻!可见您这位学者做学问的认真!您说的没错,我是幸运的,虽经历了磨难,坎坷,但收获了纯洁的、最珍贵的友谊!我会像爱护眼睛一样,去爱护守护我一生的友谊!

海棠回应建华的评论

    建华好朋友,看了你写来的评论,知道你是静下心来,认真阅读了本人的拙作,我内心很感动!那字字珠玑,都是友人的用心!“那上山时的艰难跋涉,下山时的不由自主,不正是她苦难生涯的真实写照吗?”你高度贴切的比喻,足以见证了你的思想深度与作者作品的共鸣!就这个醒目的标题:由磨难到磨炼就直抵人心!谢谢好朋友的真情鼓励!

程铁群的评论:

    今天拜读了“风铃”下卷的三、四、五章。总的感觉是:总算让人喘口气了。一直为人物命运捏着一把汗的心绪,稍稍的平复一些了。
如果说上卷的四个章节让人感受到的主色调是恐怖的血红色;主旋律则是低沉哀怨的“江河水”;主人公是在深不可测的黑暗地狱里挣扎。
    下卷的一、二章,主色调则是青春荡漾的校园里不时地泛出淡淡的玫瑰色;主旋律则变成了“喜儿”变奏曲;黑沉沉的大地也淹没不了人性的跳跃音符;花季少女深藏的内心总算闪烁出爱的星火。
下卷的三、四、五章则是主人公从十八层地狱走向新生的转折点。展现在眼前的主色调是逐渐清晰的各种绿色。
    有担水浇地的翠绿菜园,地里长出的除了鲜嫩的黄瓜,还有“菜地蜜”的姐妹深情。还有江边之镇流水的层层山峦,满眼绿色更是一派苍翠。更有一棵嫩绿的小苗,在这里破土而出,她在这绿色的大地上、绿色的空气里,呼吸、生长、成材。也预示着一棵参天大树的未来。
    那么三、四、五章的主旋律又是什么呢 ?写到这里,我的脑子里自然而然跳出了费翔的激越旋律“你就象那冬天里的一把火......”主人公象冬天里的一把火,要照亮自己,温暖自己,也要把火把的光亮送给深山里的淳朴山民。
    事物往往就是这样,常常在两极之间相互转化。当年的八路军挺进敌后,面对强敌建立抗日根据地,不就是凭借千山万壑的太行山,千里平川的青纱帐吗?是绿色大地的掩护壮大了八路军,是太行山的人民养育了八路军。
    主人公的命运未尝不是这样呢?
    平川大镇,没有她的立足之地,祖辈居住的故乡没有她念书的一张桌子。除了遭受人们的白眼,走到哪里都矮人半头。
    主人公的进山,实在是无奈之举,也是明智之举。
    山里人的淳朴,不同于山外人的精明。从学校的“九爷”,到知青组的同学,还有教医术挖草药的中医大夫等。这些人的帮助,友情对当时的主人公是何等的重要。
    山里也有恶人,他们的野蛮、愚昧,也有过之山外人,他们的危害也有过之山外人。
主人公的父辈遭遇的是后者,而她则幸运的结认前者。
    当然,两者也处在文革的不同时期。主人公的命运,进而言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同国家的命运、国家的兴衰息息相关。我期待着新的章节、新的故事。

 

冷雨对铁群评论的回应:

    铁群,我反复看了几遍你写来的评论,内心甚是感动!你不但静下心来阅读了本人的拙文,而且是用心写下了这篇评论。你把每个章节用音乐的旋律、绘画的色彩,用不同的情感,层次分明的表达出来了……你把握住了作者跳跃的脉动,一个被冠名为黑七类的狗崽子,求学无门,报国无路!处处遭遇白眼,事事矮人一头,她被压抑的心灵,经过了垂死的挣扎,浴火的凤凰,通体透亮,善良单纯的她要向世人证明她的清白,她的心是红的、善的、美的;不是黑的、恶的、丑的。当我读到你的评论:“那么三、四、五章的主旋律又是什么呢 ?写到这里,我的脑子里自然而然跳出了费翔的激越旋律“你就象那冬天里的一把火......”主人公象冬天里的一把火,要照亮自己,温暖自己,也要把火把的光亮送给深山里的淳朴山民。”老同学,我流泪了!我感受到了你的共鸣!我们不是黑七类,我们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下一篇你会看到农民朴实善良的心温暖着我……

 

 

王怀建: 11:54

       我是含泪读完「岁月中的风铃响起」一书,原夲只需几个小时即可看完的作品而我却花了整整三天的时间才将全卷读完,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常常被书中所描述的情节所深深感染,内心的震颤使我的心情久久的难以平静。我既与笔者是昔日的同学,又有着近乎惊人相似的经历。少年时代,我因家庭出身不好因受到牵连。父亲是一名中学的外语教师,文革中被冠以"反动学术权威"、"里通外国"等罪名被打倒。当时我就在父亲所在的中学就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该校的主要领导竟以"划淸界限"为由不让其他与自己相好的同学与我这个"狗崽子"接触和来往,这种伤害和社会岐视像一座无形的大山压的我难以抬头。「风铃」的作者不仅仅只是平铺直叙的简单回忆,而是真实的敘述了当时那个年代所发生的催人泪下的往事。该文淋漓尽致的敘说了作者少年时代童真般的渴望以及对爱情和生活的美好憧憬。这是一篇能敲动人心灵、耐人寻味的好作品,展示了触目惊心、终生难忘的历史记忆。「风铃」写出了我内心的感受,引起我深深的思考和强烈的共鸣。期待作者今后能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以献给我们这个伟大、不凡的时代!

唐平 11:56

       怀建同学,我们童年少年虽是同学,但没有只言片语的交流。但我们两个人家庭和少年时的经历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所以你读作品时内心的震颤和难以平静我全都理解!虽然没和你说过话,但我每次看见你时,我能感到你内心的沉重不亚于我。每次见到这个面容清秀苍白,举止儒雅文静的少年,他总是低着头,眼睛望着脚下,从没有抬起头看人。我心里悄悄地给他起了一个雅号----聂耳。我觉得他和别的男同学不一样,他和我一样内心很沉重!45年过去了,当我六十岁退休回到故乡,是恒河桥把我和昔日的同学们连接在一起。我和怀建敞开心扉交流了我们少年的苦难,我们刻骨铭心的感受,顿时把我们两颗少年陌生而亲切的心灵拉近了!我和同学们在怀建家欢饮畅谈^^^^[呲牙][调皮][愉快][微笑]谈我们人生的感受,谈我们同学的情谊。这次《风铃》在凤凰网发表以后,我第一个给怀建说,请他去看看,给与指导。能否这样写下去?今天看见怀建发来的真情实感!又一次打动了我的心!让我感到友情的无价!让我感到生活的美好!让我感到真实的人生,只要我们踏踏实实的走过了,我们就问心无愧!我们虽然是普通的凡人,但我们一样拥有丰富充实痛苦快乐的一生。人生需要浪漫的情怀!让我们同学们,六十岁后手牵手,肩并肩,互相鼓励,互相关心,时时牵挂,锻炼身体,好好的活着!!!

赵平对铁群书评的赞

    铁群的评论写得非常好,很深刻,很透彻,当然文笔流畅,文字很美,很像一个常年作评论的专家,太好了。

赵平 12:37

       怀建的书评写的感人肺腑,令人感动,对同学唐平的《风铃》一书,我也有同感。当年,我属于那种没心没肺的人,整天稀里糊涂只知道玩儿,那时的学习只是混,虽然怀建和我也在一起玩,但是我就体会不到他内心的那种滋味,像唐平同学的遭遇更是无法体会得到。我们虽是同学,但在那时的背景下,每个人都是互相走不进彼此的心里去的;只是人与人的有限的交往,没有心灵的沟通,当然了由于年龄的限制也达不到可以心灵沟通的层次。读了唐平的《风铃》之后,又看了怀建、铁群二位同学的读后感,我也才知道他们当年的处境。那时在我的脑海里就是在一起玩儿的好同学,唐平是班里高傲的公主,在心里感到有些不可高攀,也基本没说过话,但总的印象是很好的。后来上美院时和唐平通过信,和她讲着讲着她来火了,后来就失去联系了。今年清明聚会,才搞清楚她为什么来火了,原因是我很不了解她当时的状况。所以唐平的《风铃》再现了当年的情形,让我们也了解了他当年的痛和苦,当年的无助和无奈。所好的是,在文章的后半部分,写她在流水插队时的奋斗,抗争,但也是用一颗纯净的心去为农民群众服务,证明自己和这个社会是为伍的,是这个队伍的一分子,不是另类。 通过作者自身的努力,还有我们社会的改变,她有了辉煌的今天,我祝愿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左锋 12:12

      怀建,唐平同学好!你们发的帖子我认真的看了!特别是怀建写的读后感,那是真情流露啊。回想到我们在一起的中学时代,我对你的理解太少了。也许是少年不知愁滋味,您当时的内心是那样苦啊!我现在看到你写的感想心里很不是滋味!

凤凰网北京市网友:北京王野

    有幸读到老同学的大作,感触很深。作为同在那条街上长大的孩子,对文章中描述的场景非常熟悉。苦涩的青葱岁月,极为准确的刻画了我们那一代人的坎坷命运。文革中在这个小镇上发生的一切,浓缩了整个中国当时的状况。活在那个年代,不容易!尤其是有所谓历史问题的家庭,更是活得艰难。红色的潮流像一条大江,人们都身不由己的在浪涛上沉浮漂流。当文革结束时,幸存的人们对文革进行了短暂的反思,一时间伤痕文学风起,牧马人天浴血色浪漫,通过其主人公在文革中个人命运的展示,鞭笞了那个荒唐的年代。后来,善良的人们选择了对痛苦的遗忘,沉浸于越来越丰富的物质生活享受中。那段历史,在正确伟大光荣的光环中,似乎成为遥远的过去。老同学这篇文章以纪实的风格,细腻的笔触,小心翼翼的揭开了已经存在近五十年之久的伤疤,把我们又带回当时的苦涩岁月。在我印象中,花样年华的作者在当时依然是楚楚动人,人见人爱。万万没有想到美丽的外表之下她隐藏着一颗破碎的心。这些年断断续续听到一些有关她破碎的消息,不管是好消息坏消息,都没有破坏她美好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她十六岁花季阳光中。看完这篇文章,对她的苦难、对她的遭遇才有了清晰的了解。对她在厄运中的自强不息、艰强顽强和命运抗争的奋斗之路佩服不已。不得不说:风度翩翩的女子,依然美丽!

唐平 12:49

       赵平同学,我亲爱的发小,在深山插队时,每个同学的来信,我都如获至宝,读过不知多少遍,流过不知多少泪。我把同学们的信一直保存在箱底!虽然我回信语言不恭敬,更没有任何柔情,那是因为我的心情太压抑了!我对你发火了,那是因为我把你当成了好朋友!你那是不理解,现在应该理解了!《风铃》也是我献给同学们的真情礼物!

北京王野 对你的博文发表评论:
2014-07-01 20:57:44 

《岁月中的风铃响起-----记录苦涩的青葱岁月》

所描写的是我少年时的场景。
我读了好几遍。
我读时常常掩卷回忆。
我欣赏的是一幅写意画,作者纵笔挥洒,墨彩飞扬,将小镇人物风情展示的多情多义,纵横半个世纪。
我欣赏的是一幅工笔画,作者将儿时的画面处理的轻云舒卷、自如似水、转折柔和、断肠千种。
我欣赏的是一幅抽象画,作者的笔和手将文革的大红色和自卑的黑彩交叉对应,让我们看到被色彩分割的少女。少女在滴血。
由于太熟悉,我们只能用一个旋律的咏唱少年的歌谣。
由于太熟悉,我们只能在一只大手下舞蹈,取媚于权杖。
为了自尊,会冲上前方,皂白不分维护自尊
为了生存,为了自尊,会懦弱退后,围观落在地上的自尊
为了生存,会忍气吞声,闭上眼睛任凭冲上前来者的践踏自尊
别无选择。
无路可逃。
在那个年代,在那个青葱岁月里,
惶恐之后还是惶恐。
偶尔一声情歌,
也是熄灭的火种,
一闪而逝的希望随之破灭。
来自博文《《恒河·桥 》序》

lengyu_0898
谢谢老同学北京王野写来的评论,你写来的两篇评论,我都很喜欢!尤其是第一篇,我觉得读后意犹未尽……对那个时代的理解更深刻!含金量更高些!更让我感动的是你反复读了几遍,足以证明你对老同学的关心是真诚的!其实每个读者对作者写的东西理解都是不同的,有深有浅,有的找到了作品的脉搏,有了核磁共振的反应,有的理解比作者的原意更广阔深远!这也许就叫做作品的社会意义……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的友情鼓舞着我!给力!

徐徐 23:12[图片]        发表日期:2014/07/12 22:10凤徐学珍:
                                 青春无悔
                                《岁月中的风铃响起———记录苦涩的青葱岁月》读后感

《岁月中的风铃响起》的作者冷雨,没有用惯常描写主线故事的手法,而是用一个个的生活片段集锦而成的一个让人酸楚、而又刻骨铭心的人生境遇,重现了那个年代作者的成长轨迹,以及剧烈的社会变动中的人性展现、扭曲与回归。上世纪60年代初的自然灾害,使当时正在上小学的他们过早地品尝到了生活的艰辛;广阔天地炼红心的知青生活让十六岁花季的少男少女初次经历了风霜雨露的洗礼;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则冲击着这些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年轻人,使他们激扬过、失落过,而更多的是在苦难中锻造了他们的心智、还有真诚的友谊。这些看似漫不经心但却是作者精心采撷的生动画面,令人倍感真实亲切。
作品分上下两卷。我是流着泪读完上卷《文革中的童年记忆》的。作者以朴实、自然、真实的笔触,展示了触目惊心的历史记忆,讲述了在文革中所遭遇的悲惨故事。文革中那些毫无理智的暴徒,任意宰割人的生命,肆意践踏人权,给无数个家庭造成了不堪回首的悲惨命运。作者的父亲,一个优秀的、有良知的、才华横溢的知识分子,被无辜地惨遭杀害,尸暴河滩,给作者幼小的心灵留下撕心裂肺的伤痛……。故事情节起伏跌宕、催人泪下。作品没有华丽的辞藻,几乎用白描的方式娓娓道来,但却震撼心灵,闪耀出批判的、思辨的智慧,带给人们对十年动乱年代的诸多反思。
如果说《岁月中的风铃响起》上卷“文革中童年的记忆”是作者灰色的记忆,那么下卷“我的花样年华”则是作者粉红色的回忆。
青春的记忆总是短暂而耐人寻味的,虽然我们离那段属于青春的日子已经很远很远了。曾经的年少轻狂已经在岁月的磨砺中离去,昔日的幸福、伤痛与悔恨也慢慢地被时间的年轮消散,但我们始终还是无法忘记那年、那月里的故事,无法忘记曾在我们生命里逗留过的、那些萦绕在我们生命芳菲处的青春萌动的痕迹。
作者用细腻轻松、幽默诙谐的笔触,讲述了一群正值花季的少男少女平凡的青春生活,看似波澜不惊的平凡,却在简单平叙的话语中,让读者回归质朴、并赞叹那个年代美好单纯的友情、爱情和人世间的真情。作品中唐诗与刘慧友情的建立感人肺腑,在唐诗生命之火即将熄灭的刹那间是刘慧将其点燃,两人从此相知相亲,成为一辈子的闺蜜。唐诗与九爷的友情是在最艰苦的环境中演绎的,九爷的豪气、正气跃然纸上,患难之中的友情更显弥足珍贵。
作者对爱情的描写也有独到之处,反映了那个时代独特的令人赞叹的单纯的像水晶一样的爱情。没有玫瑰、没有热吻,干净、纯洁、美丽。喜欢作者的一段描述,“在晴朗的四月天,在疏朗的的月光下,在绿浪般的田埂两边,分别站着玉树临风、亭亭玉立的少男俊女,月光如水,晚风习习,如油画般美轮美奂。”还有那无关“情”的情书。
作品没有煽情和修饰,但少男少女们调皮的恶作剧,酣畅淋漓年少天真的做派,细腻懵懂的情感却能直抵人心扉。这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知青”岁月是我们50年代生人的特殊经历,距今已经有40多个年头了,早已湮没在一去不返的历史长河中,随着时光的流逝已渐成“绝响”。但是,那个特殊年代的往事,却并不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遗忘。《风铃》下卷的第5章记录了作者的知青生活,展示了一个未向生活低头服输、拼搏奋斗的美丽坚强的女孩形象。为了给村民治病上山采药,差点命丧悬崖。由于成绩突出多次被评为知青积极分子代表,县级劳动模范,却与推荐上大学无缘。生活不光是电闪雷鸣,还有鲜花和快乐。作者说,其实插队的几年是她最感放松、愉快的一段时光。主人公的付出得到了村民的肯定和爱戴,在危难时刻淳朴的村民对主人公的救助,知青组同学的相濡以沫,乡村中医大夫的言传身教,还有那个始终如一、默默呵护主人公的九爷。这些经历、这份真诚和感动,如阳光雨露般注入主人公的心田,使之得到了人生最大的慰藉,有了对人生艰辛的领悟,增长了对苦难的承受力。也因有了至纯至真至善的友情,生命征途的交响曲里才有了高山流水般的旋律,才会在记忆中熠熠生辉。“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这些被岁月沉淀后的芬芳,也融进了主人公日后的人生轨迹。正如《红灯记》中的李玉和的唱词所言“有了这杯酒垫底,什么样的酒都能对付”。
作者是幸运的,虽经历了坎坷、磨难,但却深刻地品味了生活寄予的千滋百味,拥有了丰富的人生经历,收获了纯洁的、最珍贵的友情。如唐诗与陆云纯真的如水晶般的、无法阻隔的友情;与刘慧生死之交的友情;与九爷肝胆相照的友情,这是纯洁、高尚、无私的友情,是世上最干净的、经历过生死考验的友情。
冰心说过:“人们总说来生、来生,而我认为,有味地过一生,此生足矣;无味地过一生,不如没有来生。”或许,生命就是如此神奇,在磨难背后孕育希望,在悬崖边缘选择重生。经历过了,它就是你一生的拥有与财富。人生就如一条不平坦的路,最美丽的风景未必在山顶,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见证了沿途的风景、直至最后。
只有当我们坦然面对生活中这些平凡与琐碎、艰辛与痛苦、快乐与不幸时,才能真正的拥有生活。努力过、奋斗过、经历过,我们的人生才是美丽无悔的人生。
                                                                                                    

                                                                                                       徐学珍写于2014/7/12 

唐平 23:26谢谢徐姐姐的鼓励!您不但有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文字功底,还有知识份子的良知和强烈的正义感!我敬佩您的学识,更敬重您的高尚人格,及真诚待友的为人品德!难怪闺蜜玉侠向我推荐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永远的大姐!永远的榜样!再次感谢您的鼓励与淳厚爱!

发表日期:2014/09/10 10:08凤凰网浙江省杭州市网友:海棠萍娘江娥:2014.06.30.23:25读(岁月中的风铃响起)下卷第三、四、五、六章的回贴 老同学,你好,我又是一口气看完,又看了两遍,又使我久久不能入睡,看你的作品三次使我失眠三次,你知道吗,我是很少失眠的。 随着你的讲述,我慢慢明白了为什么你能成为一位作家。一位在十六、七岁就不怕死的刚烈女子,一旦活过来,她将是多么璀璨的一生。果然,你在异地读书,插队所做的一切,感动天、地、人。那时的我和你有许多不同,同样的付出你却没有同样的收获,这让我更加想念你!我和美英翻南山到流水(上坡三十里,下坡三十里)去你长安公社战斗大队插队处看望你,那晚月亮是那么圆那么亮,照在你插队的益家河上空的山梁上,一切都那么清澈明亮,象征着我们的友谊。我俩大声喊着你的名字,峡谷里回荡着我们响亮的声音,山民们回应给我们指路,那情那景依然那么亲切,像副画刻在我的脑海里,这么多年过去了,异常清晰地映在脑海里。我们感觉到你在那里像一棵树,在无垠的天地间舒展自己的枝叶,让生命蓬勃茂盛,接受阳光,经历风雨,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我喜欢你的结尾:风雨彩虹铿锵玫瑰……

发表日期:2014/09/10 09:57凤凰网浙江省杭州市网友:海棠萍娘江娥 2014/9/9 22:25:24

2014.06.24.00:34读(岁月中的风铃响起)下卷第一、二章的回贴 
老同学,你好,一口气看下去觉得很有趣,便又看了两遍。据我的直觉,你的人生经历中,爱情一定是五彩斑斓的,虽然你的婚姻状态不随心愿,但你从来不缺少爱情。你丰富的情感经历和作品中强烈的自传性,仿佛让我又看到你在十五、六岁情窦初开时的模样,美丽高傲的小少女,在那个特殊时期你的初恋蓓蕾不能绽放。初恋时我们都不懂爱情,在那个封闭的时代,我们哪里懂得什么感觉叫初恋,一群懵懵懂懂、情窦初开的少年,哪个敢谈恋爱呀?是一群什么都不懂但又似懂非懂,知道随心而走、随情而动、但又胆小又害羞,蹑手蹑脚的纯情少男少女。你妙笔生花,流畅而俏皮的叙述把我带回那个最纯真的年代,使我也想起许多青涩的故事……。感慨万千!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少年趣事,在你活泼的笔下变成诱人的作品,这就是作家和我们平常人的区别吧。谢谢你带领我们穿越一回初中时代!请继续讲下去,我爱听我们那个年代一路走来的事。

 

目    录(凤凰网的链接